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在我們赴江油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原來是要到災情更為嚴重的江油市去,那里有32座潰壩或高危水庫需要在兩天之內將它們調查清楚,并提出防汛應急處理方案。其中我們承擔11座,珠委院10座,廣東省院11座。
由于第二天梓潼縣的工作任務非常緊張,而且水利部設計指導組還要到現場檢查指導工作,我們只能安排五輛車去江油,梓潼要留下一個小組。江油離震中更近,環境更復雜,條件更艱苦,而且那里也正是唐家山堰塞湖的下游,隨時都有潰泄的可能。但是,接受任務后,大家都磨拳擦掌,爭先恐后地主動要求前往,人人都是“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思想,不讓誰去誰都不愿意。最后,幾個組長經過協商,才確定了前往人員。
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到處是倒塌的建筑物;藍色的“救災專用”帳篷和五顏六色的簡易防震篷隨處可見,田間地頭滿是農民收割的情景。從中可體會到江油人民受災程度之重,也能讀到江油人民面對災難,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由于震損水庫分布在不同的七個鄉鎮,相距也比較遠,而且均在江油市的周邊地區。任務非常繁重,所以我們的工作組分為兩個小組,分別趕赴不同的方向。到水庫的交通十分不便,多數道路已經不通,需要大家翻山越嶺徒步前往。雖然道路崎嶇,天氣炎熱,但大家工作熱情更是飽滿的。我們的工作人員每看一座水庫,都十分精心,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工作的重點也有所區別,但大家都是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一條一條地檢測及統計裂縫,一個一個地查找和記錄滲漏點,決不放過水庫的任何一個可能引起潰壩危害的“嫌疑”。
在江油水務局同行的大力配合下,經過大家通力合作,于晚9:00圓滿完成了艱巨的查勘任務,歷時十四個小時的奔波和工作,總算查清了每個水庫的現狀,雖然都感到身心疲憊,也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四川震損水庫應急除險方案工作組 尚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