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里氏8級強地震震撼了大半個中國,也牽動著黃河設計公司廣大職工的心。連日來,黃河設計公司各方面迅速行動,積極投身抗震救災,開展了大量工作。
積極應對 關愛職工
黃河設計公司辦公樓高,震感強烈。意識到發生了地震,剛剛上班的職工很快撤離到樓外。在人們還驚魂未定之際,關于下午四點鐘左右還將發生地震的消息不脛而走。
突發事件面前首先需要的是穩定。地震剛剛過去,黃河設計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文學表示原定下午召開的專題會議在四點鐘照常召開,在鄭公司領導無一例外地參加了專題會,以實際行動告訴職工要保持鎮定,不要恐慌。當一個個電話問詢是否要再次撤離,聽說公司領導正開會研究問題,懸著的心不由得陡然放松。
面對地震不能僅僅靠勇氣,而且要講科學。在黃河設計公司遇事不驚地開會研究工作之際,根據公司領導要求,由辦公室、人力部、后勤服務中心、建筑院等單位和部門人員組成的檢查組已經開始對公司辦公樓、檔案樓、招待所等辦公區和宿舍區房屋開展了地震受損情況的檢查。從當天下午檢查情況看,公司房屋未發現異常情況。晚上辦公室負責人帶領相關人員到辦公樓前再次巡查,發現公司辦公樓南面裙樓二、三樓以及市場部所在六樓有三塊玻璃有不少裂紋。由于房門鎖著,無法靠近查看,次日上班安全保衛人員趕緊進一步落實,直至查明這些玻璃原來已經有裂紋存在,才放下心來。與此同時,公司安排所屬地勘院、測繪院、物探院、科研院等獨立辦公區或宿舍區單位檢查了本單位房屋受損的情況,基本都未發現異常。
5月14日,黃河設計公司黨委副書記逯龍坤主持召開專題會,要求進一步核查地震對房屋等基礎設施的影響情況,并強調針對此次人員疏散等暴露出的問題,舉一反三,進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隨后,公司人力部、辦公室、后勤中心等聯合開展了一次以檢查地震對房屋等基礎設施影響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大檢查。5月15日下午,公司黨委副書記逯龍坤又帶領人力部、后勤中心、建筑院等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等現場查看了測繪樓是否受到了影響,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黃河設計公司在西南工區較多,震區附近職工的安危更始終牽掛著各級領導的心。公司領導明確要求,一定加緊與各工區進行聯系,查明人員是否有傷亡。隨后經過聯系,震區附近的西線項目外業工作現場、四川瀑布溝水電站、九寨溝雙河水電站和重慶彭水電站監理工地、毛兒蓋工地、云南石門坎工地,一個個傳來消息,職工都平安無事。但是也有幾條消息非常讓人揪心,在田灣河開展水情自動測報的規劃院李偉佩聯系不上,離汶川西北30公里處與成勘院共同參與薛城水電站工作的地質人員付友蘇杳無音信,5月12日中午我公司從毛兒蓋水電站工地返回成都的物探院職工耿瑜平、崔琳、王旭明,工程院王躍等5位人員消息全無,從出發時間看,估計在汶川一帶。“加強聯系,隨時上報情況”,公司領導多次要求。5月13日下午,公司聯系上了在田灣河開展水情自動測報的規劃院李偉佩。得知消息,公司馬上讓規劃院和項目組轉告李偉佩,注意防范次生災害發生,在情況不明情況下,暫時留在原地,家里有事,公司定會幫助,不要有后顧之憂。與此同時,公司與黃委、公司與物探院、地質院、工程院等仍有人員在震區而消息不明的三個院、三個院與西南有關單位的聯系不斷,但是一直沒有音訊。
5月14日,李文學董事長在聽取有關情況匯報后提出,要盡快到四川,依托有關單位開展找尋。次日,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剛、物探院副院長邊趕往四川,到成都飛機不通,他們邊繞道重慶。與此同時,公司黨委副書記逯龍坤與辦公室、人力部、工程院等單位領導接待了王躍的家屬,并帶領辦公室、人力部、地質院、物探院負責人對仍無消息的職工家屬進行了走訪、安慰。雖不時有一些好的消息傳來,但一直無法證實。公司要求一定要聯系到他們本人。隨后,確切消息不斷傳來,付友蘇已經找到,正在向理縣轉移。耿瑜平、王躍等一行5人雖然5月12日地震之時正開車走到汶川縣城和映秀鎮之間,但也躲過一劫,安然無恙。得知消息,公司和所屬單位相關領導和牽掛他們的所有同志一個個如釋重負。公司領導表示,待幾位人員平安歸來,公司進行慰問。
情系災區 踴躍捐獻
汶川大地震給災區人民群眾帶來巨大損失。災區群眾的疾苦,讓公司職工牽掛。各方面緊急搶救受傷群眾的事跡,讓職工感動。要為災區盡點力,成為黃河設計公司廣大職工共同的心聲。
5月13日一上班,一個個職工打電話到黃河設計公司總經理辦公室急切地詢問捐款支援災區事宜。在向上級問詢的同時,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文學等公司負責人研究決定,立即結合委直黨委的部署安排公司向地震災區捐款事宜。當下午上班,公司召開黨組織負責人會議,號召公司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向災區捐款奉獻愛心,為災區人民順利度過難關獻出我們的力量。隨后,公司領導和廣大黨員帶頭,各方面紛紛行動。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文學一下子捐獻3000元,隨后又在委組織召開的捐獻現場會上捐獻500元。公司領導逯龍坤、許人、宗志堅、景來紅、楊丙炎、胡文鄭、劉剛、馬躍生每人捐獻了1000元。原副院長、小浪底項目設總林秀山,原測總總隊長張守先以及測繪院職工張珂每人也捐款1000元。其他職工從五六百元到幾十元不等。截止5月15日公司向上級送交捐款之時,短短兩天時間就匯集了218617.1元,其中捐款500元以上就有59人。直至16日前來捐獻的職工還持續不斷,又先后匯集了3萬多元。
大地震帶來的深重災難,讓職工感到無比痛心。5月19日至21日是全國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日。19日上午黃河設計公司辦公會研究決定舉行集體哀悼活動,沉痛悼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同時決定向阿壩等災區捐款150萬元,并應廣大職工紛紛希望繼續捐款的要求,在5月19日至21日進一步組織職工開展捐獻活動。在當天下午的悼念儀式結束后,公司舉行了現場捐獻活動,當場籌得賑災款81100多元。地勘院、測繪院、科研院等單位也自行組織了集體悼念和捐獻活動。公司工程院、規劃院等單位和部門也紛紛組織捐款行動。最感人的是科研院一位堅持不讓公開姓名的職工一下子捐出10000元。遠在赤道幾內亞吉布洛水電站現場工作的23位職工也自發組織了哀悼活動,同時捐款35萬中非法郎(約合5600元人民幣),并轉送了中國駐赤道幾內亞大使館。截至5月21日下午6:00,公司職工個人再次捐款達254405元。但是原來擬定組織的三天捐款活動雖然已過,前來捐款的職工還在繼續,22日再次捐款總數又上升到259435元。在此次捐款中,個人捐獻500元以上的達170多人,兩次累計捐款1000元以上的達91人。
5月23日,在黃河設計公司捐款活動尚在進行之中,收到上級黨組織關于做好部分黨員繳納“特殊黨費”用于支援抗震救災工作的通知,公司黨委隨即要求各級黨組織結合公司正在進行的捐款活動,組織好部分黨員繳納“特殊黨費”活動。公司團委此前也收到上級團組織關于繳納特殊團費支援抗震救災的緊急通知并進行了部署。于是公司廣大黨、團員再次掀起了捐獻的熱潮。老黨員、原院紀委書記周華閣一下子捐款4000元,原測繪總隊總隊長張守先再次捐獻2300元。截止5月27日,公司又收到特殊黨費238026元,加上第二次個人捐款中黨員捐出的120563元,公司共收到特殊黨費358589元。當公司把特殊黨費上繳后,5月28日,剛剛支援甘肅等災區救災的路新景副總工又交來特殊黨費2000元,一個退休老黨員又捐獻特殊黨費200元,并有離退休職工捐來300元錢。公司團委也在近段職工連續捐款的基礎上收到了不少特殊團費。自5月13日至28日,公司及廣大職工共捐款2255740.1元,其中職工個人累計捐款755740元,切實發揚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展現了公司職工的良好精神風貌。
前往一線 支援災區
投身抗震救災,黃河設計公司最早的恐怕莫過于王旭明、耿瑜平、崔琳、王躍、孫江平等公司5位身歷汶川大地震的同志了。5月12日,當汶川大地震時途經映秀的他們劫后余生后,便驅車到了克約村大平組一個藏族村落。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自覺參加到當地抗震救災工作中。在交通阻斷、通信困難、被困震中的五天時間內,他們克服饑餓、潮冷等困難,一方面積極協助當地政府清理廢墟、搭帳蓬、轉移災民、搶救運送傷員、搬運搶救生活物資,一方面用自己的水利專業知識安撫災區群眾的驚恐心情,并在救災物資缺少的情況下,慷慨解囊買來2000多元的奶粉、罐頭、餅干、水、棉紗、繃帶、藥品等救災物資送給當地災民,幫助那些受難同胞度過難關。
“災害如此嚴重,我們能否趕赴一線參與抗震救災”,許多同志都在如是想。5月13日,水利部讓公司推薦地質、水工專家前往災區實地察看險情,檢查指導水利工程出現險情后采取的措施,嚴防次生災害的發生。黃河設計公司隨即推薦了公司副總工路新景、地質院周益民、牛書安(后增加劉建周)、工程院張瑞洵、翟立軍(后為吳長征)等5位專家。當筆者打電話問候并提醒專家組成員余震不斷,此去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一定要注意安全時,專家組一位成員表示,溫總理地震當天都趕到了四川,需要我們上一線,再危險也不能退縮。聽說可以到一線,一位家在災區的地質院職工還主動打電話詢問,要求趕赴前線。在危險、困難面前,我們的同志選擇了堅定、無畏和敬業。當天,地質院周益民、牛書安作為工作組人員連夜分別感到甘肅、陜西省受災最嚴重的隴南和漢中,馬不停蹄察看了數十座受震損較重的水庫。工作組根據水文、地質、滑坡體形態、堰塞湖庫容及現狀搶險情況深入分析論證,提出了意見。同時,工作組還主動與鐵路現場搶險指揮部聯系,座談交流,進一步落實鐵路和河道疏浚的搶險工作,努力確保鐵路搶險順利開展和河道泄流暢通。
5月15日上午10時,按照水利部緊急通知要求,路新景、張瑞洵,吳長征、劉建周分別隨同以黃委副主任蘇茂林、總工薛松貴為組長的兩個專家組緊急赴陜西、甘肅兩省,協助地方政府抗震救災。當天他們感到目的地后,不顧旅途勞累,迅即展開工作。在聽取地方介紹情況的基礎上,他們要求進一步摸清情況,對每一個水庫的震損情況深入分析,提出安全和應急處理措施,包括降低水位運行、應急度汛措施等。水庫、水電站險情的處理和運用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險情不處理不得運用。專家組同時建議對震損的供水工程、堤防工程逐個逐段進行排查處理,建議對滲漏較嚴重的水庫加強險情觀測,落實確保下游安全的應急措施。在甘肅,路新景、張瑞洵與黃委專家組成員檢查了黃江水庫、碧口水庫等震損水庫,在陜西,吳長征與黃委專家組查看了姬家河、慶家宅、石門等震損水庫,并對水庫震損水庫進行了評判,提出了處理意見。
5月18日上午10點,黃河設計公司接到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簡稱黃河防辦)緊急通知,要求物探人員攜帶查險儀器設備隨黃河防總第三機動搶險隊奔赴四川災區參加搶險救災。一支由物探院謝向文副院長帶隊,研發部主任張曉予、物探部副主任李廣超、司機程國星組成的應急查險小組,攜帶堤防隱患探測系統、瞬變電磁探測儀以及必要的配件、裝備、食品、藥品等赴四川災區搶險。經過緊張的準備,于下午15:00準時趕到黃河花園口集結地,并于當天19:00時從黃河花園口出發,晝夜兼程趕赴災區,歷時29小時(途中僅休息3個多鐘頭)于次日19日晚10點到達綿陽市安縣,隨后隨與黃河防總第三搶險隊隊員扎營雎水鎮,疏通安縣干河子罐灘堰塞湖。由于余震不斷,疏通任務非常危險,滑踏造成車輛被埋、人員傷亡的事情他們也聽過、見過。他們剛到現場,吃基本靠方便面充饑,睡覺就在狹小的越野車里,條件非常艱苦。但是,一想到只有盡快疏通,才能使下游群眾不再受到堰塞湖的威脅,什么危險和困難他們都置之度外。就這樣他們先后從綿陽安縣一支轉戰到綿竹市,至今尚在一線抗震救災。
5月21日下午下班后,黃河設計公司再次接到黃河防辦通知,讓公司抽調5名地質專家于5月22日8:00到黃河防辦報到,支援赴四川黃河防總機動搶險隊搶險。當晚地質院緊急開會決定選派應敬浩、王磊、劉振紅、郭衛新、齊三紅等5位同志前去支援,并于22日19:00到達成都。來不及休息,他們就星夜兼程于23日早晨抵達防總第四搶險隊營地――綿竹市孝德鎮。在和黃河防總機動搶險隊指揮部匯合之后,他們立刻驅車趕往本次工作的重點區什邡市絡水鎮,投入到了石亭江一座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一座水電站處置工作,并會同有關人員用最短的時間制定出施工方案,開展局部阻塞河道的疏浚和淤積嚴重河道的改道,積極排除危險。
5月21日晚9點,黃河設計公司接到黃委緊急通知,水利部讓公司推薦支援震損水庫應急除險方案編制人員。隨即公司總經理助理馬躍生便趕到黃河防辦領取任務,并與地質院一同連夜商定派出包括水工、地質、施工、金屬結構等專業人員在內的三組21人,由工程院楊順群、趙洪嶺、馬新平等分別任各組組長。22日一上班,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文學,總經理助理馬躍生便召集辦公室、工程院、地質院負責人的緊急會議,明確由辦公室進行后勤保障準備,工程院、地質院技術人員做業務準備。由于可能要打持久戰,準備任務非常繁重,業務人員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照相機、紙張等物品,并準備了不少個人隨身物品。同時,由于何時走、到何地都是未知數,辦公室人員一接到任務,便在略加研究后分頭購買帳篷、應急燈、鍋、快餐杯、雨衣、食品、藥品等四五十種物品,從上午10點多一支采購到晚上7點多。公司和地質院司機聽說要到四川救災一線,也紛紛報名,并在得到批準后抓緊準備。當天下午5點多,公司接到上級通知,要求公司人員務必于23日趕到綿陽。辦公室決定當晚裝車做好準備,所采購物品裝好車輛已是晚上10點多。正是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準備,才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確保了次日早上出發。
5月23日早晨7點多,隨著黃河設計公司黨委副書記逯龍坤一聲令下,一支由6輛車組成的車隊,載著公司支援四川震損水庫應急除險加固工作隊27名隊員,帶著公司的殷切期望和同事們的深情祝福開始奔赴抗震救災一線。這是公司第五批趕赴抗震救災一線的人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支隊伍。他們出河南、經陜西,翻秦嶺,進入四川,一路奔波16個小時,行駛1400多公里,于當天23點30分到達重災區綿陽,也成為水利部此批有關流域委和省區的15個工作組中第一個進入災區,投入工作的三支整建制工作組。為了趕路,大家在路上連吃晚飯都怕耽誤時間,一直到了綿陽,他們才吃點方便面,隨后便用自帶的睡袋睡長虹賓館會議室的地板上,幾位司機干脆就在車上休息了一晚上。雖然吃不好、睡不好,但是大家都顧不得這些。24日一大早他們便到水利部抗震救災前方領導小組領取任務。隨后他們開赴綿陽梓潼縣,對當地初步排查出的40多座震損水庫進行現場查看,研究制定應急除險加固方案。由于震損水庫較多,在承擔綿陽梓潼縣全部震損水庫應急除險加固任務的同時,他們又承擔了江油市10多座水庫的應急除險加固方案編制任務。目前,他們正在全身心地開展工作。雖然要在此待多久他們還不清楚,但是大家都明白,能到一線抗震救災非常光榮,同時責任重大,任務一天不完成,工作組就一天不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