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西南抗旱回到洛陽已數天,西南抗旱的火熱場景和黃委會、設計公司、地勘院各級領導和同志們身先士卒、頑強奮戰、樂于助貧的生動情景和高尚情操如電影般在我腦海中反復出現,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懂得大愛無限、真愛深切的含義。
今年,我國西南省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旱情的發展牽動了祖國億萬人民的心。旱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國家防總、水利部的電報后,黃委會迅速行動,成立了西南抗旱打井領導小組,從黃河設計公司各單位又抽調了數名水利專家遠赴貴州干旱最嚴重的地區進行物探測試,地質研究工作,為即將開展的打井工作尋找合適的井位。地質勘探院在接到任務后,同志們異常興奮,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飛到貴州干旱地區,來幫助我們受旱的同胞。全院上下迅速忙碌起來,進材料,購設備,試機器,在短短的兩天時間,五個機組便準備好了打井的一切設備,整整裝滿了五輛大車。易學文院長、李省副院長及其他院領導多次到裝車現場,檢查器材的裝車情況。
經過三天的行程,車隊抵達貴陽。貴州省水利廳和黃委會領導簡短商談后,五個機組去了五個地方,我們鉆井隊分到了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的麻山鄉。從貴州到望謨縣,越野車整整跑了八個小時,從望謨縣到麻山鄉還有
眼淚瞬間模糊了我的雙眼,這里的旱情比在電視上看到的要嚴重的多??!土似黃金,水貴如油,滿山遍野的大石頭。這便是目的地麻山的真實寫照。山上的土經過常年的雨水沖刷,風化,最后匯聚到小山凹里,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田地。水更為珍貴,當地村民每家每戶都建有簡易的水窖,下雨時可以存水,以備旱情時需用。經過長年的風化、日曬和雨侵,每個山上都少見泥土,巖石暴露于視野之間,這便是滿山遍野大石頭的山鄉特點。聽著隨行鄉領導的介紹,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靜下來,總結成一句話:這里太窮了。
車隊來到麻山鄉前鋒村,村民們蜂擁而至,“打隊井來了,打井隊來了!”組織卸車時村里來了一百多人,上至七十多歲的阿婆,下到十多歲的孩童,場面之大,讓我們倍受感動,只用了一個下午,打井的重型設備、器材都運到了指定位置。有兩位阿婆滿頭銀發,背著竹簍,一趟趟穿行于人群之中,走在前面的阿婆大熱天穿雙膠鞋,兩邊開裂,一走路鞋底幾乎要掉下來了,可她行動卻很迅速,簍里的管鉗、手錘、鉆頭少說也有30公斤啊!正是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麻山鉆井于
鉆井現場,彩旗飛揚,工人們汗如雨下,晝夜施工,都希望早一天能打出水來,以回報麻山人民急切盼水的心情。打井施工期間,貴州省黔西南州副州長付貴林,望謨縣委領導等到工地慰問大家,鄉政府領導也多次來到打井現場,看望同志們。從各級領導的談話中,我們深知麻山缺水,認識到水對麻山的重要性和我們肩負的重擔。黃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陳維達一個月內四次來到麻山工地查看鉆井情況并指導工作,讓同志們倍感親切,工作勁頭十足。黃河設計公司黨委副書記逯龍坤、工會主席楊丙炎也先后親赴麻山工地看望同志們,給機組帶來了冰柜、礦泉水等急需品。機組員工向領導介紹了鉆孔拉水鉆進情況:因工地缺水,鉆進要從
一天上午,黃委會領導陳維達和地質勘探院總工繆緒樟等一行五人,沿山勢查看巖石構造,搜尋是否有水源跡象。當走到山坡上一農戶外時,苗族老鄉熱情地打招呼讓進屋坐坐,盛情難卻,于是五人走進苗家,然而屋里的情形讓人吃驚不已:木板釘制的屋子,四壁透光,一張竹子編制的大床上,被褥破舊不堪,幾件農具家什擺在另一間木屋里,地上放兩個磚塊支著口鍋,可能是廚房吧。除此之外,再無它物??娍偤椭魅伺收勂饋?,方知這里每個人只有兩分多地,多虧國家每年救濟,發糧食,發救濟款,才能度日?,F在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家中留下老小需要照顧,主人才留在家中沒有外出務工。談話中,不知什么時候,主人的媳婦把飯菜也做好了。當地風俗,飯菜擺上桌,客人是必須要用餐的,這也代表客人對主人家的尊重。于是大家留下來吃飯。主人給斟滿了米酒,一碗碗端給客人,讓一行的五人深切地感受到苗族鄉親待人的厚道與熱情。臨走時,繆總拿出1000元錢,放在主人的手里,讓主人添一些衣物。下山的路上,幾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家徒四壁??!但愿鄉親們的日子能早一天好起來!”走在前面的繆總說著,還不時的回首和站在山坡屋前的主人揮手道別。
中午,從縣城傳來消息,學生傷口感染,又因失血過多,送到醫院時已經嚴重休克,經醫院全力搶救,終于蘇醒過來,手術也順利完成,現在病情穩定。聽到這個好消息,同志們長出一口氣,一顆顆緊繃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事后,我聽到陳維達副主任這樣評價說,我們是來為麻山人民找水的,是來為人民服務的,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義不容辭地幫助老百姓,且人命關天,有什么能比救人更重要的呢?救人,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具體表現,也是黃委人一種高尚的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永遠前進!
因地層原因,從地表鉆進到
后來,物探測試,此井位打出水的希望很小,因為下部還是泥包石地層。最后,黃委領導經過討論決定放棄麻山鉆井。
40多個日日夜夜,由于地質構造十分復雜,我們最終還是沒有把水打出來,同志們的情緒都十分低落。晚上,我接到陳維達副主任打來的電話,讓我轉告全機組人員,黃委領導已經同意了第二套備選方案,要在4公里外的山下溶洞邊修一個水站,把溶洞里的水一級級提上山來,用以解決麻山鄉人民用水問題。聽到這個消息后,同志們的心情才漸漸有了好轉。
工作總結會上,大家討論熱烈,積極發言,相信并盼望在不久的將來,麻山人民就能用到甘甜的山泉水,那時,山會更青,水會更美,學校里孩子們的歌聲會更加響亮,村民們笑容會更加燦爛。讓我們真誠地祝愿,麻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