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召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調節(jié)水庫竣工驗收會議的通知》(辦建管函〔2011〕111號),水利部組織成立了西霞院工程竣工技術預驗收專家組,于
西霞院反調節(jié)水庫竣工技術預驗收工作的順利完成后,水利部組織了西霞院反調節(jié)水庫竣工驗收專家組,召開了驗收會議。
驗收會上,專家組查閱了竣工驗收資料,觀看了工程建設聲像資料,聽取了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報告、竣工驗收技術鑒定報告、竣工技術預驗收工作報告。經過充分討論,大家一致同意西霞院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為西霞院工程建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西霞院工程位于黃河干流中游,壩址左、右岸分別為洛陽市的吉利區(qū)和孟津縣。上距小浪底工程
在西霞院工程建設中,設計公司承擔了全面勘測、設計工作。早在1958年,我公司就已經開始了西霞院的前期地質勘察和試驗工作。1992年12月黃委將《黃河西霞院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上報水利部,為西霞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基礎。公司的前身黃委設計院為西霞院項目建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993年開始可行性研究,1996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1997年3月水利水電規(guī)劃總院組織對西霞院工程可研報告進行了審查,同年5月,設計院開始了初步設計工作。
又一個十年。2001年12月,國家發(fā)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了工程項目建設書;2002年11月,批復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3年10月,水利部批復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2004年,主體工程開工,2006年11月截流,2007年5月下閘蓄水,2007年6月首臺機組并網發(fā)電,2008年1月4臺機組全部并網發(fā)電。2008年7月4臺機組全部被認證為“達標投產”機組,2010年10月,西霞院水電站通過“一流水力發(fā)電廠”驗收。截至
設計過程中,勘測設計人員攻難克堅,大膽創(chuàng)新,引用新技術。解決了設計施工過程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也形成了一個個設計亮點。如:復合土工膜防滲技術在西霞院土石壩成功應用,對在重要河流、大中型工程的建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采用局部素混凝土樁、樁側后灌漿、褥墊層、π型防滲墻、減壓排水槽和基礎齒槽等綜合措施,成功地解決了西霞院軟巖硬土特殊地基的技術難題,對類似地層的地基處理有較好的借鑒意義;采用大容量倒掛式液壓啟閉機操作閘門、排沙系統(tǒng)工作閘門的雙向支承雙向止水插板閥式結構和具有單雙吊點變換功能雙向門機等新技術,均為國內首創(chuàng)。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對類似工程仍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西霞院通過竣工驗收預示著我公司設計的在小浪底之后又一大型水庫將投入正常運用,通過與小浪底聯合調度運用,必將為更大的綜合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