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至20日,黃委會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預審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黃委科學技術委員會、黃委規劃計劃局、山東、河南黃河河務局及兩局下屬各市河務局、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黃河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
《可研報告》的編制工作黃委和公司一直都十分重視。考慮近兩年黃河下游河道河勢變化等影響,2012年10月黃委要求適當調整可研報告中安排的控導、險工等建設項目。按此要求,項目組于今年3月份赴河南、山東河段進行了現場查勘。查勘后,項目組充分征求兩省河務局及黃委規計局意見,就工程規模多次向黃委規計局匯報。在確定規模后,項目組制定工作計劃,安排外業。由于項目涉及水工、水文、測繪、移民、地質、環保、水保、施工和概算等多專業,規劃院、工程院、測繪院、環境院、移民院、地質院和黃委會水資源保護局等多部門,各專業和各部門間相互協調工作量較大;且項目涉及260多公里堤防加固、50多處控導和30多處險工的設計工作,投資達80多億,期間工程規模還多次調整,時間緊,任務重。項目組充分發揮的團結協作精神,各專業默契配合,加班加點,于今年11月中旬按時保質完成《可研報告》初稿。
為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黃委規計局要求山東省黃河河務局、河南省黃河河務局對《可研報告》組織初步審查。項目組分別于11月21日、11月25日向兩省局匯報,會后兩局分別以魯黃規計[2013]58號文和豫黃規計[2013]83號文的形式提交了審查意見。
為充分了解工程現狀和本期可研安排情況,12月13日至16日組織了現場查勘,項目組就河道整治和堤防加固等方面向專家做了介紹。12月17日至20日在鄭州組織了預審會議,與會專家及代表認真聽取了項目組對本期可研成果的詳細匯報,會后專家分堤防、河道整治、施工、移民、環保、水保和投資估算等組進行討論,最后提出詳細的評審意見。兩省及各市河務局也根據黃河下游工程建設和管理實際情況對《可研報告》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確保黃河下游防洪安全,對國家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加快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防洪能力,減輕洪水威脅,是一項十分必要和緊迫的任務。下一階段,項目組將結合預審會和兩省河務局的意見,逐條落實,制定修改計劃,加快推動項目進展,盡快將《可研報告》報送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