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受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委托,黃委國科局在鄭州主持召開了由黃河設計公司等單位完成的"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建設規劃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
鑒定委員會由青海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清華大學、武漢大學、鄭州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河流環境與河流工程模擬實驗室等單位的國內知名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主任由青海大學的王光謙院士擔任,副主任由中國科學院的劉昌明院士擔任。黃委國科局等單位領導以及項目組研究人員參加了鑒定會,公司總經理張金良、副總經理王煜到會并作發言。
鑒定委員會委員認真聽取了項目成果匯報,仔細審查了相關技術資料,經過質詢和討論,認為該項目采用了理論分析、實測資料分析和數學模型計算等多種手段,緊密結合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建設的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創新:
1.首次建立了完整的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建設技術支撐體系。緊密結合黃河水少沙多特點,從黃河洪水、泥沙、水資源管理的根本要求出發,提出了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構成、總體布局、調控目標、調控指標、調控方式、調控效果等一整套水沙調控體系建設的技術支撐體系。
2.構建了黃河水沙聯合調控的約束性和指導性指標體系。基于不同河段水沙輸移規律、防洪防凌需求、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和生態環境用水之間關系,提出平灘流量、堤防設防流量、不同水平年用水總量、地表水耗水量、入海水量為約束性指標;調水調沙調控流量、防凌控制流量、主要斷面關鍵期生態需水流量為指導性指標。
3.提出了水沙調控體系的聯合運用模式。以改善黃河水沙關系不協調為核心,基于多泥沙河流水沙特點,研究提出了多要素(泥沙、洪水、水資源)、多目標(洪凌管理、減淤、供水)、多水庫(水庫群)的水沙聯合調控模式,為后續水沙調控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4.創建了適應于復雜水沙條件、多水庫、多目標的基于GIS水沙調控體系模擬系統。該系統具有多時空尺度耦合、復雜邊界無縫對接、自適應反饋控制、多方法選擇等特點,可進行長系列、多水庫、多河段、多目標的水沙模擬計算。
5.綜合考慮流域防洪、防凌、減淤及水資源配置等多種目標,定量分析了不同工程組合情況下未來150年流域不同河段沖淤和主槽演變及控制斷面水沙變化過程,為黃河長治久安治理戰略及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研究成果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