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更好地踐行"三嚴三實", 6月26日,黃河設計公司領導、各部門、各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等近30人赴紅旗渠進行了學習考察。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該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干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干支渠累計1500公里。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在學習考察中,大家首先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隨后考察了總干渠和青年洞等紅旗渠工程線路和控制性工程點。紀念館那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影視資料,那一件件珍藏下來的工具和器物,使大家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艱辛與偉大。在那懸崖峭壁上所建的過水渠和隧洞等無不令人驚嘆和稱奇。紅旗渠人憑著對黨忠誠,對人民熱愛,不畏艱險,艱苦奮戰,修建了蜿蜒于陡峭山脈的的紅旗渠,山西漳河水穿山而來,造福百萬父老鄉親,體現了"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實干精神。紅旗渠修建期間,領導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時代典范。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但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正如習近平所講,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并教誨我們各級領導干部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通過參觀,公司干部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牢記黨的宗旨,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切實做"三嚴三實"的踐行者,讓紅旗渠精神的旗幟永遠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