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評估。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境內那棱格勒河中游上段,距格爾木市約252公里。工程屬大(2)型,工程等別為Ⅱ等。建設任務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水庫總庫容5.88億立方米,設計調水規模2.69億立方米,最大壩高78米,裝機容量24MW。主要建筑物包括: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主壩)、混凝土重力壩(副壩)、溢洪道、泄洪排沙洞、發電洞、供水洞等。工程總投資約22億元,總工期54個月。工程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區,河床覆蓋層厚度達140m,且地層復雜多樣,極深厚覆蓋層高瀝青混凝土心墻壩在西北地區極具代表性。
作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和青海省海西州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公司于2011年9月承擔了該工程全階段勘察設計工作,并成立了項目部。項目建議書分別于2015年2月2日和9月28日通過水規總院審查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評估,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16年11月4日通過水規總院審查。
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2017年5月23日至26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在西寧組織召開了青海省海西州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議。會議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楊曉東副院長主持,青海省水利廳石建平副廳長出席會議并致辭,公司副總經理牛富敏參加會議并做了關于現代建設管理模式的講話,那河項目組及規劃、工程、地質、環境院20余人參加了會議。
評估專家查勘了工程現場,項目設總董昊雯代表設計單位對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勘察設計成果向大會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匯報。大會分規劃和投資、工程、施工和移民3個小組進行評估,專家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可研報告各項成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和全面的評估,形成了評估意見。
會議評估認為,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具備供水的水源條件,建設該工程可促進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保障格爾木、茫崖及冷湖循環經濟園區供水安全;提高尾閭湖區防洪標準,保障工業及重大基礎設施防洪安全;開發當地水能資源,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因此,建設該工程是必要的。可研報告深度滿足階段設計要求,不存在制約工程建設的重大技術問題和環境問題。
會后,牛富敏對可研報告的修改完善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和部署,各專業人員端午節加班加點,按時將可研補充報告提交評估單位,為那河項目及早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實現年內開工建設的既定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