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傳捷報。黃河設計院獲得2021年“智水杯”全國水工程BIM應用大賽2金1銀1銅的優異成績。
“智水杯”全國水工程BIM應用大賽由中國水利水電勘察設計協會、河海大學和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聯合舉辦,參賽范圍涵蓋水利、水電、水運、水環境等領域,單位眾多,高手如云,競爭激烈。大賽分職業組和院校組,其中職業組包括全生命周期BIM應用獎、勘測設計BIM應用獎、建管與施工BIM應用獎、運行維護BIM應用獎。
根據黃河設計院統一部署,黃河設計院各單位共同努力、積極申報,共申報職業組全部4個類別5個項目。大賽歷時七個月,經過資格審查、網評、初審和終審答辯層層篩選和比拼,最終黃河設計院所申報的“SOUAPITI(蘇阿皮蒂)水電站基于BIM的全生命期工程數字化應用”獲得全生命周期BIM應用獎金獎;“東莊水利樞紐工程數字一體化勘察設計應用”獲得勘察設計BIM應用獎金獎。這是黃河設計院自斬獲“龍圖杯”全國BIM大賽設計一等獎、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一等獎、全國水利行業BIM應用大賽金獎、“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金獎以來,奪得的又一項代表行業BIM技術應用最高水平的大獎。
東莊水利樞紐作為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重要支流水庫,是黃河設計院參與建設的陜西在建最大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擁有世界上第一座以防洪減淤為主要開發任務的高拱壩。為解決東莊復雜的地質問題,開創性地建立了空地融合數字工程勘察技術體系,大大加快了地質勘測從外業探查到內業處理的速度,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6項,軟件著作權20項。深耕拱壩一體化設計領域,實現了拱壩從體型設計、建模分析到施工仿真的全過程自研平臺建設,獲得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6項。項目借助數字設計,實現了快速多方案高效比選,復雜結構空間優化布置、二三維一體化出圖、CAD/CAE一體化計算分析、BIM+VR沉浸式體驗、BIM設計成果數字化交付等多項關鍵性技術突破,是黃河設計院數字化設計新技術、新方法的試驗田和集結地,也為黃河設計院數字一體化勘察設計在高拱壩方面取得了真正的突破。
SOUAPITI(蘇阿皮蒂)水電站作為西非最大的水電站項目,也是黃河設計院全面開展全生命期數字化正向設計及BIM應用的首個項目。本項目從CATIA V5到3DEXPERIENCE平臺,克服項目周期緊張、語言溝通困難、平臺銜接數據轉換、高難度動態設計等一系列挑戰,從項目簽約到項目完工,歷經62個月,配合中水對外公司及相關施工、監理單位成功實現項目的投產發電,為西非再立“新燈塔”。項目成果涵蓋從實時協同正向設計、模塊化BIM建模技術、CAD/CAE一體化優化設計分析、全生命期工程管理開發aPaaS平臺應用、面向施工的數字化虛擬仿真、面向運維的數字化移交等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并初步實現了基于BIM+GIS的可視化管理全生命期應用,全面推進了黃河設計院在BIM應用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獲得了業主和施工單位的好評,為項目如期發電,為黨的百歲生日獻禮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黃河設計院所報“BIM+VR技術在生態河湖工程設計中的應用”“莫莫克水利樞紐工程基于BIM的可視化建設管理技術應用”分別獲得勘察設計BIM應用獎銀獎、建管與施工BIM應用獎銅獎。
本次大賽是水工程相關行業的一次BIM“盛宴”和BIM“能力大比武”。參賽成果經過行業專家多輪次的層層篩選和激烈比拼,參賽隊伍涉及中電建、中水、中交、中能建、三峽集團等各水工程相關頂級企事業單位。大賽伊始,黃河設計院部署組織有關專業部、項目及主要參賽人員,并與各合作單位傾力合作,對參賽要求進行全方位解讀,對項目所積累的BIM技術成果進行總結提煉,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大賽材料整理和送報工作。
獎項的獲得對黃河設計院在數字技術領域數十年如一日凝煉的回報和水平的肯定。黃河設計院將以此為契機秉承創新型設計院的目標,持續深化數字化的主導地位,讓全生命周期理念滲入黃河設計院的各項成果,深入探索BIM、GIS、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與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深度融合,推進多維度、跨領域、全階段、全周期的工程數據與應用互聯互通,全面夯實工程設計、施工建設、運行管理、工程改擴建等工程全生命周期內各項數字化應用基礎能力,為工程項目策劃、設計、招投標、施工、全過程咨詢、工程總承包等業務提供智力保障與技術支撐,努力為新時代水利水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